今年适逢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3月30日至4月3日,图书馆党总支7名党员参加了云南大学直属单位党委组织的赴遵义干部学院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并圆满完成学习。
仲春的贵州大地,到处生机盎然,图书馆党总支的7名党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一路追寻先辈的足迹,来到遵义厚植作风,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和党性再教育。
这次遵义干部学院的学习紧凑,给大家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为期两天的理论学习中,无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还是《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及《四渡赤水与战略思维》的理论课程,各位老师都尽量借助历史地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给大家进行讲授。通过几位老师富有激情的讲解,大家对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这段发生在遵义的历史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对于遵义会议精神和讲好遵义故事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尤其是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再学习,大家对于这个指导我们当下的这个当代马克思主义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明确“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了更为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同时也是一次党性再教育。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城里召开了遵义会议,它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个历史转折。通过这次学习,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了遵义会议发生的背景及前因后果,理解了遵义会议之于中国革命的意义,以及遵义会议精神所折射出的时代意义。遵义会议在遵义城虽然只开了三个晚上,但它却不是一次会议就完成了使命,而是通过后面的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来贯彻落实遵义会议的成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遵义会议就是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新的开端和起点。
在这次为期5天的学习中,给大家留下最为深刻的就是所有的现场教学环节。无论是在遵义会议旧址、苟坝会议发生地,还是在娄山关大小尖山战场旧址、打草鞋的现场体验区,每位现场讲解的老师都饱含深情地为大家讲述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讲述在这过程中涌现的一幕一幕动人故事,抒发自己对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帮助我们这些学员来理解这些事件中间所折射出的遵义会议精神等。
尤其是在苟坝会议遗址前,大家看到了革命遗址保护的成果,通过重走当年的毛泽东小道,又一次深刻体会到了坚持真理的不易;在参观花茂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时,大家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农村新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党领导的农村脱贫攻坚的巨大历史意义。
在娄山关战斗遗址大小尖山,大家听到钟赤兵将军的感人故事时,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场景,无不为之动容;在“从头越”基地,大家被桐梓党校的教师对少共国际师的讲解和倾情演绎所感动,纷纷热泪盈眶;在亲手打草鞋的过程中大家亲身体会了红军长征中的艰苦卓绝,倍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可以说,历史在遵义开启了新篇章,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大弯,才让红军跳出了包围圈,赢得了战略的主动,从而挽救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组织基础。正是由于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渐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这对于长征取得胜利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这也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能够取得成功的光辉历史起点,能在遵义会议召开90年之际来到遵义干部学院学习,倍感荣幸,也是收获满满。” 我们的学员代表杨苏琳同志如是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抚今追昔,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党要想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就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一个有着高瞻远瞩的领导核心,我们当下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壮丽华章。”我们的另一位学员代表段金燕的发言则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次学习又恰逢清明节,我们所有学员来到了当地革命烈士陵园,来到邓萍烈士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并为革命先烈献上花篮,寄托哀思。
周东亮 供稿